課程名稱 | 在大齋節期的藝術中看見基督 |
授課老師 | 林書琦博士 |
老師簡歷 |
美國加州柏克萊聯合神學院博士 臺北基督學院博雅學系/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
|
課程介紹
|
本課程將帶領學員透過藝術的觀賞,看見作品背後所呈現的多樣視角、經文意涵和神學觀點如何影響在基督裡的生命建造和應許,而非僅止於經文的描繪。此外,由十架道路中基督受難主題所延伸出的實作工作坊,旨在藉由藝術啟發個人的每日生活,以及教會牧者在陪伴會友時,能運用視覺成為與主同行的途徑,學習自我洞察,並提升靈性體驗的豐富創意和美感。 |
課程名稱 | 從「細胞小組」到「幸福小組」~ 在殷勤事奉中享受重返聖經的呼召 |
授課老師 | 莊信德牧師 |
老師簡歷 |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系統神學博士、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曾任磐頂長老教會主任牧師、台灣神學院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現任「播種國際事工」台灣區執行長 |
課程介紹
|
課程說明:在台灣教會不斷忙碌在各樣的教會增長道路中,作為教會的領袖應當如何在殷勤事奉基督的旅程中,重返「唯獨聖經」的樸質道路就成了服事是否摸著天父的心最關鍵的指標。
課程設計:引導與會的學員從巴特神學傳統出發,認識「重返聖經運動」的核心精神,並為自己所事奉的小組、團契使用並設計適當的聖經教材。 |
課程名稱 | 禮拜更新-充滿生命力的敬拜 |
授課老師 | 陳琇玟老師 |
老師介紹 | 台灣神學院副教授,負責教會音樂哲學、禮拜的音樂實踐、禮拜設計與領會訓練、教堂詩班等課程。目前為音樂事奉協會秘書長,音契董事,安慰之聲代表人,管風琴協會常任理事。
1999年起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《聖詩》編輯,2010-2015年擔任總會「教會禮拜與音樂委員會」主委,經常主領跨教派詩班研習會、禮拜/教會音樂。此外,不定期接受國內外基督教機構、大學專題講座的邀請,設計禮拜或教授密集課程。 |
課程說明
|
1. 認識禮拜要素,探討音樂與話語如何互為夥伴 2. 司會角色的介紹與實務訓練 3. 創意禮拜的設計原則與實務 4. 禮拜設計與呈現 |
課程名稱 | 後現代宣道 (Postmodern Evangelism) |
授課老師 | 蔡茂堂牧師 |
老師簡歷 | 1. 台大醫學士、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、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。 2. 路加傳道會總幹事。 3. 美國福樂神學院宣道學碩士、正道神學院道碩、三一大學博士。 4. 美國東安、芝加哥台福教會、台北和平長老教會主任牧師。 |
課程介紹
(約三百字) |
1930年代人類已經從現代 (Modernity) 進入後現代 (Postmodernity)。這是一個巨大的典範轉移 (Paradigm Shift)。教會如何了解後現代,並且把前線代永遠不變的耶穌,介紹給瞬息萬變的後現代。邀請大家一起來研討「後現代宣道」 (Postmodern Evangelism)。 |
課程書目 | 程志民《後現代哲學思潮概論》。新北:康德,2008。
高宣揚。《後現代論》。台中:五南文化,1999。 Butler, Christopher, Postmodernism: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(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02) Best, Steven and Kellner, Douglas, The Postmodern Turn (New York: The Guilford Press, 1997)
|